当前位置:新闻动态 / 新闻详情

电力安全运维

2025-09-25 12:06:19

电力安全运维是保障现代社会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石,随着电力系统规模不断扩大、技术复杂度持续提升,其重要性愈发凸显。当前我国电力行业已形成覆盖发电、输电、配电、用电的全链条运维体系,但在新能源大规模并网、极端天气频发、网络安全威胁加剧等新挑战下,电力安全运维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与机遇。


 一、电力安全运维的技术演进与现状

近年来,电力运维技术经历了从人工巡检到智能监控的跨越式发展。传统模式下,运维人员需要攀爬铁塔、徒步巡视线路,不仅效率低下还存在安全隐患。如今,无人机巡检、红外热成像、声波检测等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实践。某省级电网公司2024年数据显示,采用无人机集群巡检后,线路缺陷识别率提升至98%,巡检效率提高近20倍。同时,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传感器网络可实现设备状态实时监测,如山东某换流站部署的振动监测系统,能提前72小时预警变压器机械故障。


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下,数字孪生技术正重塑电力运维模式。通过构建物理电网的虚拟映射,运维人员可在数字空间模拟设备老化、负荷突变等场景。南方电网建立的数字孪生平台,已成功预测多起潜在故障,使检修决策时间缩短60%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2023年国家能源局发布的《电力安全生产警示录》指出,仍有37%的中小企业处于"自动化孤岛"状态,不同系统间数据壁垒严重制约了运维效能提升。


 二、新型电力系统带来的运维变革

随着风电、光伏等间歇性能源占比提高,电力系统运行特性发生根本变化。以甘肃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为例,其日功率波动最大可达装机容量的70%,这对传统以火电为主的运维体系提出全新要求。中国电科院研发的"新能源集群控制系统",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实现风光功率预测准确率达92%,大幅缓解了调峰压力。


储能技术的突破为运维提供新工具。江苏电网投运的百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,可在2分钟内响应调度指令,有效平抑可再生能源波动。但新能源设备运维仍存在特殊挑战,如光伏组件PID效应、风机齿轮箱润滑油劣化等问题,需要开发专用检测手段。2024年新疆某光伏电站因未及时检测组串失配,导致全年发电量损失达120万千瓦时。


 三、极端天气下的应急运维体系构建

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发,对电力设施造成严重威胁。2023年华北特大暴雨期间,国网北京电力启用"立体巡检+集中监控"模式,出动238台应急发电车,创下单日恢复23万户供电的纪录。美国得州2025年初寒潮事件则暴露出电力系统韧性不足的问题,超过400万用户遭遇断电。


为提升抗灾能力,我国正推进电网差异化设计。浙江电网在台风多发区试点建设的"防风型"杆塔,可抵御17级大风;云南电网研发的覆冰预警系统,能提前48小时预测线路积冰情况。但据应急管理部统计,2024年全国因自然灾害导致的配电线路损坏仍达1.2万公里,应急物资储备、跨区域协同等环节仍需完善。


 四、网络安全构筑电力运维新防线

在工业互联网时代,电力系统网络安全威胁呈现多元化趋势。2024年某境外黑客组织针对我国电网SCADA系统发起"暗雷"攻击,被国家电网网络安全团队成功拦截。这类事件表明,传统的"物理隔离"防护策略已难以应对新型攻击。


目前电力行业正构建"三化六防"安全体系:即实战化、体系化、常态化防护,动态防御、主动防御、纵深防御、精准防护、整体防控、联防联控。广东电网建立的网络安全靶场,每年开展2000余次攻防演练;国家能源集团部署的"电力鸿蒙"操作系统,从底层实现自主可控。但行业调研显示,地市级供电企业平均仅有3.7名专职网络安全员,人才缺口达68%。


 五、运维管理创新与人才培养

电力安全运维不仅依赖技术手段,更需要管理机制创新。国家电网推行的"设备主人制",将输电线路、变电站等资产责任落实到人,使设备缺陷发现率提升40%。南方电网试点的"运维检修工厂化"模式,通过标准化作业流程,使检修工时减少35%。


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,新型复合型人才需求激增。2025年教育部新增"智慧能源运维"专业,首批在12所高校招生。行业企业也加快实训基地建设,如中国华能建立的"VR运维培训中心",可模拟500余种故障场景。但行业调查显示,45岁及以上人员仍占运维队伍总数的52%,年龄结构失衡问题亟待解决。


 六、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

展望未来,电力安全运维将呈现三大趋势:一是"云边协同"架构普及,边缘计算设备实现现场数据实时处理,云端平台进行全局优化;二是AI技术深度应用,如变压器油色谱分析、电缆局部放电识别等场景的算法准确率正以每年15%的速度提升;三是"运维即服务"模式兴起,第三方专业机构将承担更多运维外包业务。


与此同时,新型电力电子设备故障机理研究不足、多能源系统协同控制复杂度剧增、网络安全防御成本攀升等问题仍需突破。需要政府、企业、科研机构形成合力,在标准制定、技术创新、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投入,方能构建与能源革命相适应的新型电力安全运维体系。


结语:电力安全运维是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,需要以技术创新为引擎,以管理体系为轨道,以人才队伍为基石。只有将传统经验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,才能在新形势下筑牢电力安全防线,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。

联系我们
手机号码:18920072022
联系电话:022-59698888
邮箱:hdzhenergy@126.com
地址:
公司总部:天津市武清开发区畅源道国际企业社区A7栋
能源研究院:天津市河西区国际贸易中心B座
友情链接:
关注或联系我们
添加华德智慧服务号、获得更多能源资讯 下载碳控官APP,体验能源管理便捷服务
公众号
碳控官APP(安卓)
Copyright © 2016 天津华德智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津ICP备16006426号-3